第八十八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“你是身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”她笑着说了一句,又道,“就算有寒门子弟能力超拔,帮助德王夺得天下,推翻了所有门阀,你猜后面会发生什么事?”

杨臣听她这个假设,温文尔雅地笑问:“自然是推出新的政令和举荐法,革除弊端,给天下人平等的机会。”

舒仪讥讽地看他一眼道:“错,当然是大肆行赏,给从龙之功的臣子官爵财帛。接着呢,这些官员会惠及亲眷,家族崛起,慢慢发展,如果三代之内都有人才,那么这个家族就站稳了脚跟,随后发展成了新的门阀士族。”

杨臣杨瑞听着都瞪大眼。尤其杨臣,他本就是极聪明的人,听到这里,哪里还不明白舒仪的用意,他道:“并非所有臣子都只为了家族。”

“可人之私欲,是无法泯灭的天性。”舒仪说道,“哪有不想给子孙留财的长辈。长期处于权利顶端,难道会愿意自己的子孙成为平民。杨臣,你的想法不错,却太过幻想,门阀会被替代,一代新人换旧人,但只要有权力,门阀永远不会被消灭。”

“有识之士看到门阀弊端的不在少数,可这群人势单力薄,面对门阀反扑毫无还手之力,所以只能保持沉默,但是也有些人培养寒门子弟,这些年,已有几个寒门弟子展露才学,你可知道?”

舒仪道:“靠零星这点人能有什么作为,你别小看了门阀,庸碌无能的人有,可才俊也有不少,不全是草包。”

“门阀把持朝廷,太多草包塞进来了,搞得乌烟瘴气。压得真正有才学的不能施展,于国不利。师妹刚才问我所做是不是为了平民,说的不错,我留在袁州,正是为了辅佐德王,开创一个不由门阀控制的天下。”

舒仪嗤之以鼻,“这是德王平时和你说的?”

杨臣道:“德王不需要说出口,他礼贤下士,有容人之量,用人只看才能,不看出身,等你去了袁州看就知道了,王府内寒门出身的很多。其他地方都没有他们的出头之地,只有德王殿下敢用他们。”

杨臣深深看她一眼,脸色铁青,声音也冷淡下来,“下一站顺利,我们就离开矩州了。师妹先休息吧。”

随后两天,舒仪极少遇见杨臣,她心知他这是故意躲避,也幸亏这样,她静心观察,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。从中得知,战马还是顺利被运出近八千匹,剩余四千匹,被方卫周追回了。半路马群被分开,部分还饶了远路才进入袁州。

为得到这批战马,德王的部署极为周密,派出的人一批紧跟一批,在矩州地头他们各司其职,一入袁州,零散的人汇集起来,短短两日,舒仪发现队伍已经发展成了两百多人,还换回了衣服,明显是一支军中精锐。

“厉害,厉害,”舒仪讽刺,“把这些心思分出一些来养马,也不用去别人的地头上偷了。”

舒仪听到他说要去袁州,脸色已经苦了大半,当下没好气道:“哦?可是王府设了门客,让那些寒门子弟聚在一起高谈阔论?那我问你,王府紧要的官职里可有寒门子弟担任?“

杨臣乜她一眼,“自然是有的。”

舒仪从他口气中听出几分心虚,唇角一勾道:“我看德王重用的是像你这样出身的。分明还是士族,就算有几个寒门学子,也只是派去做做文书,我猜的可对,”不等杨臣表态,她又继续道,“这一招真是高明,寒门子弟还以为有了出头之日,拼命在外宣传德王仁德,不费吹灰之力,就赢了一片民心,高。”

这下轮到杨臣脸色不好,他道:“这并非是德王的权谋之术,王府那些寒门子弟还需磨炼才能堪当大任。”

舒仪没想到他居然想法如此耿直,且对德王如此信服,言辞中都是推崇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