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剑仙之基(2 / 5)

加入书签

鸿蒙初判时,太上老君开天辟地不久,龙都未必诞生。

老君这个时候铭刻“龙纹”,或许和四海龙族本就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
当然,也有可能是龙这种生物的诞生,本就暗合水之大道,是偶然也是必然。

龙纹的作用,或许就是“定海”。

所以,悟空每次把金箍棒一变大,放到海中一搅,就能让海底龙宫震动晃动。

而第二关,则是“工艺”。

这主要体现在锻造的手法,譬如,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“老君亲手炉中煅”。

八戒的九齿钉耙是“老君自己动钤锤,荧惑亲身添炭屑。五方五帝用心机,六丁六甲费周折。”

从这里就可以看出,九齿钉耙在工艺上要更精细一些。

当然,这主要是因为九转钉耙是老君送给玉帝镇丹阙的“礼器”,自然非常用心。

至于“凤篆”,则特指道家所使用的文字,或许这些“凤篆”咒文,才是定海神珍能大小如意的根本。

至于中间暗铺陈的“星斗”,或许就是吸收、储存星斗之力的法阵。

这才是如意金箍棒认主后,主人不需要使用法力,就能自动变大变小的根本。

而九齿钉耙则是“身妆六曜排五星,体按四时依八节。短长上下定乾坤,左右阴阳分日月。六爻神将按天条,八卦星辰依斗列。”

无论是星斗、长短、性状,都非常考究。

第三关,则是“铭纹”。

如果第一关第二关是“硬件”,那么第三关则是决定一件武器品质的“软件”。

铭纹可不是胡乱铭刻的,每种不同的铭纹都有不同的意义。

金箍棒就是“中间星斗暗铺陈,两头箝裹黄金片。花纹密布鬼神惊,上造龙纹与凤篆。“

金箍棒本就是武器,诞生于鸿蒙初判之时,后被大禹借去兼职当量水深的工具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仙侠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