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八章 选择(一)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回陛下话,有一个多月了。”王伏胜低声说道:“谢县子一到就差人来告诉奴婢,说在如此紧要关头不能打扰陛下,并说他会在必要时候,站出来说话的。”

“谢爱卿还真是有心,这‘特刊’里面的文章倒是犀利得很,朕就不明白了,为何不能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呢?”

望着皇帝有些困惑的表情,王伏胜道:“陛下,要不奴婢去问问?”

李治轻轻地点了一下头,什么也没说。

皇帝不说等于是默认了,王伏胜当然不能派别人去,此等大事必须亲自前往才行。

七月十五日,望日朝参。

在礼仪结束之后,皇帝忽然提出,要册封武昭仪为“宸妃”,位列皇后之下,各妃嫔之上。

皇帝此言一出,那是众人哗然,要知道,唐朝的后宫沿用的是隋朝制度,设有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,都是正一品,皇帝提出的“宸妃”名号,不仅从没有过,更重要的是“宸”这个字,含义太特殊了。

“宸”字通常有两个释义,一个指屋宇,深邃的房屋;另外一个却是指北极星之所在,又借指帝王所居,从而引申为王位、帝王的代称。单从字面上来解释,就是指“帝王之妃”,岂不是等同于皇后!

李治同意武媚提出的这个“宸妃”封号,其实也是想在不废后的前提下,折中处理,在他想来,自己已经让一步了,大臣们总应该不会再反对了吧。

次日一早,王伏胜带着两个小宦官离开了“太极宫”,直接前去“谢府”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然而,李治又一次料错了,“中书令”来济、门下省“侍中”韩瑗,先后出班,以不合制度为由谏止,理由出奇一致,且冠冕堂皇,令李治难以反驳,只能隐忍作罢。

可是,就在“望日朝参”后的第二天,“长安周刊”出了一期“特刊”,总共有四篇文章,第一篇讲了一个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故事;第二篇说的是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;第三篇是说“农人尚有权换个婆姨,况天子乎?”;第四篇则更夸张,以洋洋洒洒近千字,详细列举了王皇后与武昭仪之间的优劣,最后指出,立武昭仪为后,乃是天下臣民共同所期盼的。

“长安周刊”是谁办的,谁又是幕后之人,在朝中那是无人不知,冯宝——这个很少出现在大唐朝臣耳中的名字,终于第一次震动了整个朝堂。

当然,在有些人看来,冯宝或许还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,那个历来饱受争议的“新安县子”谢岩,应该才是策划者。起码在李治眼中就是如此。

“谢卿家来‘长安’了?”李治放下手里的“特刊”,问道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