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五五章 忙里偷闲(1 / 3)

加入书签

在这滚滚地红尘中。悟空一只脚陷了进去,可一只脚却还在天上逍遥呢。两个极端就这样莫名奇妙、怪异的结合在一起,谁也不知是福是祸。

认真算起来,悟空也称地上是修道中的异类了。试问,哪个修道者其境界至准圣方入世?试问,哪个修道者至红尘中,心中明知是怎的一回事,却乐的深陷其中?

不得不说,悟空这个异类就好像天性如此一般。想他那花果山,他当个大王,率领着他地那些个猴子猴孙,整日里舞枪弄棒,吃酒耍乐,当真是好不自在。可这样,居然也能让他修炼到准圣境界,却也着实不易。

亿万人修仙,一人得道。这句话说地不是没有道理。自混沌鸿蒙至今,天地间共出现多少生灵?亿万个?亿亿万个?天地所出生灵之多,脑子恐怕是算不过来的。因为,那已经没数了……

如此多的生灵中,得道的又有几人?且不说仙道难成,就笼统的说仙人的数量,在怎么算,他也没有一亿啊!而其中,还夹杂着天兵天将鬼卒,麒麟凤凰等异兽。

这一日午时,算起来悟空至此已是七日有余。

这精灵之森却乃如人间仙境,如此宁宜的气息,比之真正的灵山大川亦是毫不相差。七日来,悟空一边修炼,一边随便的观赏风景。如今,他在这精灵之森内部,可说是贵宾中的贵宾,自是可以随意走动。七日来,悟空抛却杂念,秉持着灵台空明,使心神、身体尽沐浴在这极其自然的气息之下。

七日下来,悟空的实力竟是略与增长。不得不说,仙人之道,确实是出世、入世啊!万丈红尘牵引,千尺青丝缭绕,滚滚凡俗诱惑,种种名利勾心。尘世中,实非修道之人的安身之所。纵是悟空这般强大的人物,亦是一刻也不想多呆。但奈何,俗务缠身,怎生了得?

这红尘种种,确实是撩人心魄,若道心不固者,怕是没个几年便被这凡俗的一切所诱惑,最后,只怕是落个身化飞灰的下场。似悟空这般人物,亦是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,莫要被这眼前的浮云所蒙蔽。如今的他,已经是有些堕落了了,若在不时刻提醒自己,怕是终有一日,悟空也要落个功败垂成,到头来,一身法力尽失,难免亦落个身化飞灰的下场。

这滚滚凡俗,万丈红尘,一切的一切虽说是过眼云烟,但自古至今,又有几人能看破?虽明知这样的做法乃是不智之举,可偏偏有很多人心甘情愿的追求。正所谓:

就说那修道者吧,有多少人?亿万个恐怕是不够数的。若认真算起来,所有的生灵都有修道之机,只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罢了。

争名夺利几时休?早起迟眠不自由。骑着驴骡思骏马,官居宰相望王侯。

只愁衣食耽劳碌,何怕阎君就取勾。继子荫孙图富贵。更无一个肯回头。

悟空虽称不上图个什么,但如今他为兽族点理一切,某划后世之事,却亦是落个下乘。修炼之道,怎是那么容易?为圣人,虽说不得六亲不认。但那份感情是淡了许多,亲人相见。亦行同陌路般。这……却并非悟空所追求的。

三界之时,西游之战后,悟空闭关数百载,他曾看到过一篇名为《濠梁之辩》地言论。那时。悟空看待此文之时。不过是心含敬佩,认为文中所言甚是有理。可如今,悟空回忆起往事的种种,在加上他入世修炼,想起此文,却又是别样的一翻滋味。

正如其文中所言: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万丈红尘,许多人虽深陷泥潭。虽是无奈之举,但你又怎的不知道他们快乐呢?正如悟空现在的情形般,为妖族谋划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纵是千辛万苦。林雷亦是百死不惜。乐在其中,当真逍遥快活矣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玄幻奇幻相关阅读: